股市如潮,有涨有跌,牛市的繁华总会落幕。
对于股民来说,提前察觉牛市结束的征兆,能帮我们及时避险,保住收益。
那牛市结束有哪些明显征兆呢?
成交量异常波动
成交量就像是股市的“温度计”,反映着市场的热度和资金的活跃度。
正常情况下,牛市里股价上涨,成交量也会跟着放大,这叫“量价齐升”,意味着市场有足够的买盘推动股价持续走高。
但当牛市接近尾声,成交量常常会出现异常。
一种情况是成交量突然大幅放大,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可指数却没有相应大幅上涨,甚至在高位徘徊不前,这就是常说的“放量滞涨”。
比如,原本每日两市成交量稳定在8000亿左右,某天突然飙升到1.5万亿,可大盘指数涨幅却不到1%,这往往暗示着大量资金在高位出货,后续上涨动力不足。
还有一种情况是,成交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萎缩,即便股价还在上涨,也是“虚涨”,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,就像一辆没油的车,跑不了多远。
就好比长跑运动员,越跑越没力气,速度自然就慢下来,甚至跑不动了。
市场情绪极度狂热
人是情绪化的动物,在股市里,情绪的影响尤为明显。
牛市初期和中期,大家对股市充满信心,但还比较理性。
可到了牛市末期,市场情绪就像脱缰的野马,极度乐观甚至疯狂。
这时,你会发现身边所有人都在谈论股票,不管懂不懂,都觉得自己能在股市里大赚一笔。
卖菜的大妈可能会跟你说她买的股票又涨了多少;出租车司机也会热情地分享他的炒股经验;连平时对投资毫无兴趣的朋友,也开始打听哪只股票好。
打开社交媒体,到处都是炒股暴富的故事,各种荐股群、炒股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仿佛只要买股票就能赚钱,完全忘记了股市还有风险。
历史上很多次牛市见顶,都是在这种全民炒股的狂热氛围中发生的,比如2015年牛市后期,“4000点是牛市起点”的论调甚嚣尘上,结果随后股市就大幅下跌。
宏观政策转向
股市和宏观政策息息相关,政策就像是股市的“指挥棒”。
在牛市期间,政策往往是比较宽松的,为股市上涨提供良好的环境。
但当牛市过热,管理层为了防范金融风险,避免股市出现过度泡沫,就会出手调控,政策开始转向。
常见的政策调控手段有很多,比如央行加息,加息后,把钱存在银行的收益增加,一些资金就会从股市流出,回到银行;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,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减少,流入股市的钱也会变少。
再比如,证监会加强对股市的监管,查处违规资金流入股市,限制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等。
这些政策的变化,都会给股市带来压力,成为牛市结束的重要导火索。
就像开车一样,一直给油门车就会加速,但踩刹车就会减速,政策转向就是给股市“踩刹车”。
技术指标走坏
对于喜欢研究技术分析的股民来说,技术指标是判断股市走势的重要工具。
当牛市即将结束时,很多技术指标会发出明显的信号。
从K线形态来看,可能会出现一些顶部反转形态,比如“M头”(双重顶)。
股价在上涨过程中,两次冲击同一个高点都失败,形成一个类似字母“M”的形状,当股价跌破“M头”的颈线位时,往往预示着下跌行情即将开始。
还有“头肩顶”形态,有左肩、头部、右肩,当股价跌破颈线,也是很强烈的看跌信号。
从均线系统来说,牛市中短期均线通常在长期均线之上,呈多头排列,可当牛市结束,均线系统会逐渐走坏,短期均线开始下穿长期均线,形成“死叉”,比如5日均线向下穿过10日均线,这表明短期趋势已经由涨转跌 。
这些征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,往往会相互印证。
当多个征兆同时出现时,牛市结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。
但股市是复杂多变的,没有一种方法能百分百准确预测牛市何时结束,所以大家在投资时一定要保持理性,分散投资,做好风险管理。
配资网站查询,配资论坛登录入口官网,厦门股票配资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